媒介形态变迁下的体育传播特征、受众诉求与文化表达

被引:12
作者
李宏义 [1 ]
杜俊凯 [2 ]
机构
[1]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
[2] 北京体育大学
关键词
体育文化传播; 体育赛事传播; 口语媒介; 印刷媒介; 电子媒介; 数字媒介; 媒介文化;
D O I
10.13598/j.issn1004-4590.2016.06.009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4 ; 0403 ;
摘要
以媒介形态理论为基础,对媒介形态变迁下的体育传播特征、受众诉求与文化表达进行研究,认为:媒介形态变迁的推动是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体育媒介形态变化也带来了受众的多元文化诉求和表达;从口语媒介到数字化媒介主导的文化时代,体育受众群体经历了自由平等传播、阶层分化再到自由平等的自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其特征表现为纸质印刷体育媒介竞争日益激烈,重内涵、讲深度成其立足之本,受众呈现集中化和精英化倾向;电子媒介带来了体育消费的全新时代,在真实反映体育赛事具体镜像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时代的拟态狂欢;数字媒介提供了相对自由、平等的舆论平台,为体育狂欢提供了虚拟空间;印刷体育媒介的出现催生了休闲体育文化兴起,受众群体中的阶层差异和性别差异进一步凸显;电子体育媒介推动受众文化朝向视像化和普适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体育的商业化进程;数字体育媒介背景下受众文化转向复杂的媒介文化时代,虚拟狂欢与自由表达成为受众文化的主题,但是受众分化在所难免,是不同体育媒介形态下的受众群体的文化表达。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101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李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05
[2]   媒介形态与语言文字演进的关联度 [J].
韩淑芳 .
重庆社会科学, 2016, (05) :74-79
[3]   媒介形态嬗变与出版方式创新 [J].
王华生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6 (03) :138-148
[4]   新媒介与公众话语权 [J].
李之美 .
浙江学刊, 2012, (05) :198-202
[5]   媒介形态变化与当代社会——受众需求与媒介形态变化的相互作用 [J].
李栋 .
中国传媒科技, 2012, (02) :17-18
[6]   不同媒介形态中的大众文化 [J].
赵勇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9 (04) :21-27
[7]   我国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的研究 [J].
冉强辉 ;
高雁 .
体育科学, 2011, 31 (04) :48-56
[8]   体育受众的分化及其走向 [J].
拜湃 .
开封大学学报, 2008, (01) :92-96
[9]   我国体育新闻报纸及其受众的研究 [J].
张永虎 .
体育文化导刊, 2007, (12) :59-61
[10]   生态学视野中的体育传播媒介形态 [J].
陶玉流 ;
谷鹏 .
体育文化导刊, 2007, (05) :29-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