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期和插秧苗数对杂交稻特优103产量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郭福泰
机构
[1]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特优103; 播期与苗数; 产量构成因素; 分析;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0.05.005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早、晚两季探讨不同播期与苗数对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103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苗数的变化主要引起穗粒数和穗数的变化。通过适宜的播期与适宜的苗数,在足够穗数的前提下,可以发挥特优103的大穗优势,提高其增产潜力。特优103在闽南作早、晚季高产栽培试验,在中肥水平条件下,早季2月中旬,晚季7月中旬初播种,每公顷基本苗插65万苗左右,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J].
郭福泰 .
中国农业信息, 2009, (06) :30-30
[2]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特性与栽培要点 [J].
黄艺敏 ;
郭福泰 .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5) :89-89
[3]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J].
杨惠杰 ;
杨仁崔 ;
杨惠杰 ;
李义珍 ;
郑景生 ;
姜照伟 .
福建农业学报, 2002, (04) :199-203
[4]   杂交水稻特优多系1号播插适期的初步研究 [J].
方源良 ;
赵建文 ;
郭福泰 .
福建农业学报, 2001, (02) :20-23
[5]   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过程库源特征的变化 [J].
黄育民 ;
陈启锋 ;
李义珍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