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契合与独立:论刑事诉讼数据处理原则

被引:6
作者
郭烁 [1 ]
杨默涵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2]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数据处理; 《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目的限制; 个人信息保护;
D O 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2.0307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个人信息处理原则方面借鉴了《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相关内容,但在刑事诉讼领域却没有建立类似欧盟《个人数据刑事司法指令》的相关规范。处理个人数据时,不能将普通的数据处理原则照搬到刑事诉讼中来。基于刑事诉讼活动的特殊性,与自然限制的公开、透明原则,存储限制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相比,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以及保障安全和质量原则与刑事诉讼更能自然契合。更进一步地,数据处理的目的限制原则、数据最小化原则及准确性原则则能够在刑事诉讼进程中发挥关键性独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本土被遗忘权及其保护 [J].
杨立新 ;
赵鑫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2, 37 (01) :60-71
[3]   证据属性层次论——基于证据规则结构体系的理论反思 [J].
郑飞 .
法学研究, 2021, 43 (02) :123-137
[4]   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刑事司法的分离与融合 [J].
裴炜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20, (05) :149-160+208
[5]   刑事司法中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 [J].
程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 33 (01) :104-113
[6]  
大数据侦查法治化研究[D]. 栾兴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7]  
数据法学[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何渊, 2020
[8]  
刑事诉讼法[M]. - 法律出版社 , 易延友, 2019
[9]  
信息伦理学[M].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弗洛里迪, 2018
[10]  
王某民诈骗案 .2[2019]浙0604刑初48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