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民上楼”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5
作者
:
陈旭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陈旭峰
机构
: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来源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年
/ 14卷
/ 06期
关键词
:
农民上楼;
文献回顾;
研究展望;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422.7 [农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
0302 ;
摘要
: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民上楼"问题已然成为整个社会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当前在"农民上楼"过程中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具有紧迫性。文章认真梳理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农民上楼"问题的相关研究,找出研究中的不足,并从研究的重点、难点及需要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展望,无疑有助于今后对"农民上楼"问题更为深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5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居民点空间合并对策——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五圣村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武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宗跃光
.
经济地理,
2008,
(03)
:464
-468
[22]
大村庄制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J].
姜新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新利
;
闵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闵锐
;
孙孝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孝建
;
郭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郭慎伟
.
乡镇论坛,
2008,
(11)
:10
-12
[23]
农村集中居住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J].
孔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丹徒区委党校
孔萍
.
唯实,
2008,
(03)
:64
-66
[24]
村庄合并对村级组织的负面影响——以成都市郊赛驰村为例[J]. 廖瑀.中国乡村发现. 2007(04)
[25]
通州区村庄体系规划研究
[J].
赵之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赵之枫
;
郭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郭玉梅
;
张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建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
(05)
:549
-554
[26]
新农村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苏南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与启示
[J].
孔陆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孔陆泉
;
杜贵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杜贵阳
.
江苏农村经济,
2007,
(03)
:30
-32
[27]
村庄合并中的理性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波
.
小城镇建设,
2007,
(02)
:33
-35
[28]
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运行机制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德阔
.
安徽大学学报,
2006,
(03)
:132
-135
[29]
镇(乡)域规划中村庄合并的方法与步骤
[J].
曹大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曹大贵
.
小城镇建设,
2001,
(03)
:26
-27
[30]
村庄合并重组型农村城镇化及其制度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传江
.
长江论坛,
1999,
(01)
:16
-18
←
1
2
3
→
共 30 条
[21]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居民点空间合并对策——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五圣村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武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宗跃光
.
经济地理,
2008,
(03)
:464
-468
[22]
大村庄制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J].
姜新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新利
;
闵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闵锐
;
孙孝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孝建
;
郭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郭慎伟
.
乡镇论坛,
2008,
(11)
:10
-12
[23]
农村集中居住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J].
孔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丹徒区委党校
孔萍
.
唯实,
2008,
(03)
:64
-66
[24]
村庄合并对村级组织的负面影响——以成都市郊赛驰村为例[J]. 廖瑀.中国乡村发现. 2007(04)
[25]
通州区村庄体系规划研究
[J].
赵之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赵之枫
;
郭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郭玉梅
;
张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建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
(05)
:549
-554
[26]
新农村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苏南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与启示
[J].
孔陆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孔陆泉
;
杜贵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杜贵阳
.
江苏农村经济,
2007,
(03)
:30
-32
[27]
村庄合并中的理性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波
.
小城镇建设,
2007,
(02)
:33
-35
[28]
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运行机制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德阔
.
安徽大学学报,
2006,
(03)
:132
-135
[29]
镇(乡)域规划中村庄合并的方法与步骤
[J].
曹大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曹大贵
.
小城镇建设,
2001,
(03)
:26
-27
[30]
村庄合并重组型农村城镇化及其制度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传江
.
长江论坛,
1999,
(01)
:16
-18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