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NaCl、Na2SO4胁迫下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被引:42
作者
:
史宝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史宝胜
刘冬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刘冬云
孟祥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孟祥书
聂庆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聂庆娟
吴京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吴京民
杜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杜绍华
张彦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张彦广
机构
:
[1]
河北农业大学
来源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7年
/ 05期
关键词
:
盐蒿;
种子;
盐;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7.19 [];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
1008 ;
0829 ;
0907 ;
摘要
: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NaCl处理前期可降低SOD的酶活性,后期增加SOD的酶活性;而MDA的含量随盐处理的浓度增加而升高。研究认为盐蒿种子萌发时能忍受的2种盐的极限浓度在1.0%~2.0%,且NaCl的毒害作用大于Na2SO4。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低浓度镍处理下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J].
王海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王海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明义
;
康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康健
;
汪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汪琼
.
作物学报,
2003,
(04)
:601
-605
[2]
盐对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海云
;
赵可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赵可夫
;
王秀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王秀峰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70
-173
[3]
NaCl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
[J].
孙小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南京
孙小芳
;
郑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南京
郑青松
;
刘友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南京
刘友良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3)
:22
-25
[4]
番茄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贺军民
;
佘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佘小平
;
张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张键
.
园艺学报,
2000,
(02)
:123
-126
[5]
盐蒿精油化学成分和杀虫活性初探
[J].
徐汉虹,赵善欢,周俊,丁靖垲,喻学俭,朱亮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毒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徐汉虹,赵善欢,周俊,丁靖垲,喻学俭,朱亮锋
.
中国粮油学报,
1996,
(01)
:54
-57+62
[6]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薛应龙 主编, 1985
[7]
Plants pass the salt
[J].
Ward, J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innesota, Dept Plant Biol, St Paul, MN 55108 USA
Ward, JM
;
Hirschi, K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innesota, Dept Plant Biol, St Paul, MN 55108 USA
Hirschi, KD
;
Sze, H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innesota, Dept Plant Biol, St Paul, MN 55108 USA
Sze, H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03,
8
(05)
:200
-201
←
1
→
共 7 条
[1]
低浓度镍处理下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J].
王海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王海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明义
;
康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康健
;
汪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汪琼
.
作物学报,
2003,
(04)
:601
-605
[2]
盐对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海云
;
赵可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赵可夫
;
王秀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王秀峰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70
-173
[3]
NaCl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
[J].
孙小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南京
孙小芳
;
郑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南京
郑青松
;
刘友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南京
刘友良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3)
:22
-25
[4]
番茄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贺军民
;
佘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佘小平
;
张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张键
.
园艺学报,
2000,
(02)
:123
-126
[5]
盐蒿精油化学成分和杀虫活性初探
[J].
徐汉虹,赵善欢,周俊,丁靖垲,喻学俭,朱亮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毒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徐汉虹,赵善欢,周俊,丁靖垲,喻学俭,朱亮锋
.
中国粮油学报,
1996,
(01)
:54
-57+62
[6]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薛应龙 主编, 1985
[7]
Plants pass the salt
[J].
Ward, J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innesota, Dept Plant Biol, St Paul, MN 55108 USA
Ward, JM
;
Hirschi, K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innesota, Dept Plant Biol, St Paul, MN 55108 USA
Hirschi, KD
;
Sze, H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innesota, Dept Plant Biol, St Paul, MN 55108 USA
Sze, H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03,
8
(05)
:200
-2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