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修订:私法本性的回归

被引:8
作者
吴京辉 [1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票据法; 私法; 立法宗旨; 票据种类; 融资功能;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票据法修订方向性的问题在于票据法是公法还是私法。从法律文本角度而言,我国票据法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几近公法。然而,不管是国内学界还是国际公约抑或境外立法,票据权利皆是财产权、私权,票据法是私法。当下,我国已经实现了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脱胎于计划经济的票据法应回归其私法本性,因此,修订其立法宗旨、删除不必要的监督管理条款、重构票据法的具体规则已迫在眉睫。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票据法概论[M]. 法律出版社 , 谢怀栻, 2006
[12]  
票据法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小能编著, 2001
[13]  
票据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董安生主编, 2000
[14]  
票据法全书[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覃有土, 1994
[15]  
论票据行为与意思表示之瑕疵 .2 李钦贤. 辅仁法学 .
[16]   近年来我国票据融资变化特点、原因及影响 [J].
盛朝晖 .
中国金融, 2010, (12) :67-68
[17]   我国票据无权代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J].
李伟群 .
法学, 2010, (02) :78-86
[18]   我国票据制度未赋予交付转让的效力 [J].
傅鼎生 .
法学, 2009, (12) :110-120
[19]   《票据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 [J].
高阳宗 .
金融会计, 2008, (08) :22-27
[20]   论票据关系无因性之否认 [J].
张燕强 .
法商研究, 2007, (04)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