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植被发育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李国雷 [1 ]
刘勇 [1 ]
徐扬 [1 ]
郭蓓 [1 ]
张可栋 [2 ]
赵双荣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延庆县林业局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间伐;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7.02.012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油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低山,对造林密度为3 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40.1%、51.3%、65.7%3个间伐强度及对照共4个处理.3年后,通过比较林下植被组成、外貌、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变化,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间伐可提高物种在科、属分布上的均匀性;②间伐改变了林下植物的生活型谱;③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地面芽植物所占比重上升,强度间伐下降,而高位芽植物却呈相反的趋势;④间伐强度不同,油松林下植被的优势种各异;⑤间伐可提高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这种效应以中度间伐最为明显;⑥林下植物生物量与间伐强度呈正比.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是实现油松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8年生初植密度3 13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51.3%左右的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发育最优.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杉木不同经营密度的林下植被变化 [J].
涂育合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4) :52-55
[2]   北京山区不同区域油松林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J].
李利平 ;
邢韶华 ;
赵勃 ;
王清春 ;
崔国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4) :12-16
[3]   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J].
曹云 ;
杨劼 ;
宋炳煜 ;
黄和平 ;
杨明博 ;
郑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397-402
[4]   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孙书存 ;
高贤明 ;
包维楷 ;
王中磊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01) :8-13
[5]   29年生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密度的关系 [J].
刘玉宝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5, (01) :27-30
[6]   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与演替的定位研究 [J].
盛炜彤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1, (05) :463-471
[7]   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生活型谱比较 [J].
于顺利 ;
陈灵芝 ;
马克平 .
林业科学, 2000, (03) :118-121
[8]   山西霍山山核桃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区系分析 [J].
毕润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6) :650-656
[9]   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被养分动态的研究──Ⅰ.林下植被营养元素含量特点与积累动态 [J].
方海波 ;
田大伦 ;
康文星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8, (02) :1-5
[10]   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J].
高贤明 ;
陈灵芝 .
植物学报, 1998, (06)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