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被引:203
作者
胡望水
吕炳全
张文军
毛治国
冷军
官大勇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生长构造演化; 盆地动力学; 裂陷作用; 伸展型坳陷作用; 反转型差异坳陷作用;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晚侏罗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10个阶段:缓慢裂陷和快速坳陷—加速裂陷和快速坳陷—减速裂陷和慢速坳陷—慢速裂陷和快速坳陷—加速裂陷和加速坳陷—减速裂陷和减速坳陷—裂陷、坳陷终止和缓慢反转—快速反转和快速差异坳陷—慢速反转和慢速差异坳陷—反转停止和坳陷终止。构造发育演化的结果形成了“下断中坳上隆顶平”的盆地结构。“中坳”部分沉积的可容纳空间,54%来源于盆地基底的长期伸展坳陷;“上隆”部分沉积的可容纳空间,31%来源于盆地基底的受压坳陷。构造作用的转换起因于东部区域应力场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