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照下微囊藻垂直迁移模拟研究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黄钰铃
朱纯
周召红
张平
机构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微囊藻; 垂直迁移; 光照; 水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微囊藻水华的垂直迁移过程,分析了光强对微囊藻细胞在水柱中聚集和悬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源下水柱中微囊藻细胞发生垂直迁移,并明显聚集于中下层;I2光源下微囊藻细胞垂直迁移速度高于其他处理,高达2.59 m/h;微囊藻细胞在弱光条件下,通过形成伪空泡使其细胞密度降低、浮力增大,从而悬浮于水柱中,寻找适宜生境;野外水域中以微囊藻为优势藻种的蓝藻水华正是通过在强光条件下伪空泡破裂下沉、弱光条件下伪空泡增多上浮的趋利避害机制而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TTPC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J].
毕相东 ;
刘红玉 ;
杨雷 ;
孙学亮 ;
张树林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08) :38-41+80
[2]   太湖水质时空特性及其与蓝藻水华的关系 [J].
张晓晴 ;
陈求稳 .
湖泊科学, 2011, 23 (03) :339-347
[3]  
太湖蓝藻水华衰亡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J]. 朱梦圆,朱广伟,王永平.环境科学. 2011(02)
[4]   三峡水库泄水期香溪河库湾营养盐动态及干流逆向影响 [J].
吉小盼 ;
刘德富 ;
黄钰铃 ;
纪道斌 ;
易仲强 .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 (12) :2687-2693
[5]   滇池蓝藻水华光谱特征、遥感识别及暴发气象条件 [J].
谢国清 ;
李蒙 ;
鲁韦坤 ;
周伟民 ;
余凌翔 ;
李发荣 ;
杨树平 .
湖泊科学, 2010, 22 (03) :327-336
[6]  
三峡小江回水区蓝藻季节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J]. 李哲,郭劲松,方芳,高旭,盛金萍,周红,龙曼.环境科学. 2010(02)
[7]   Fe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J].
刘静 ;
盛海君 ;
徐轶群 ;
封克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01) :35-39
[8]   高温强太阳光照条件下蓝藻水华形成的实验研究(英文) [J].
王小冬 ;
秦伯强 ;
高光 .
生态科学, 2008, (05) :357-361
[9]   不同流速下水华生消的模拟 [J].
黄钰铃 ;
刘德富 ;
陈明曦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0) :2293-2298
[10]   微囊藻和栅列藻的垂直迁移及生态学意义 [J].
吴生才 ;
陈伟民 .
生态科学, 2004, (03) :2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