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的空间效应、产出弹性与技术差异分析——来自京津区县的例证

被引:2
作者
崔凯
李宁辉
郭静利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生产函数; 空间计量模型; 要素产出弹性;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北京和天津为例,基于空间权重矩阵估算农业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并对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将空间效应纳入新古典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空间计量学方法考查京津地区22个区县农业生产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京津地区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局部聚集,存在正向的空间滞后效应。劳动和资本是两地农业产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土地的贡献不显著。京津农业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区内部差异上,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考虑到京津邻近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相似性和互动性,农业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空间范围的相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40 / 22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J].
郑文 ;
张建华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3, 36 (01) :25-30
[2]   中国区域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滞后模型的实证分析附视频 [J].
董琨 ;
张德功 .
科技与管理, 2011, (06) :7-12
[3]   农业产出增长及其变化因素的实证研究 [J].
张炜 ;
张军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07) :59-63
[4]   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 [J].
吴玉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6) :25-37+48
[5]   中国省域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空间统计分析 [J].
苏方林 ;
宋帮英 .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5 (05) :87-90
[6]   要素禀赋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J].
辛翔飞 ;
刘晓昀 .
世界经济文汇, 2007, (05) :1-18
[7]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J].
乔榛 ;
焦方义 ;
李楠 .
经济研究, 2006, (07) :73-82
[8]   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 [J].
赵芝俊 ;
张社梅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3) :4-12+22
[9]   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5) :12-13
[10]   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J].
蒋和平 ;
苏基才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5)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