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福建省旅游碳足迹的测评

被引:8
作者
曹辉 [1 ]
闫淑君 [2 ]
雷丁菊 [1 ]
林梅 [1 ]
张玲玲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环境学; 旅游管理; 碳足迹; 福建省;
D O I
10.13637/j.issn.1009-6094.2014.06.066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利用旅游碳足迹综合模型(模型Ⅰ)和行业模型(模型Ⅱ)对2000—2010年福建省各年的旅游业碳足迹总量和行业碳足迹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模型Ⅰ与模型Ⅱ计算的2010年福建省旅游碳足迹总量分别为904.51万t和893.83万t,平均值分别为76.75kg/人次和75.84 kg/人次,二者结果相近,测算得旅游碳排放强度为615.77 kg/千美元,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2)近十年福建省总旅游碳足迹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幅较大,模型Ⅰ、模型Ⅱ测算分别增长280%和610%,人均旅游碳足迹的增长趋势相对平缓,入境旅游碳足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3.6%降至2010年的17.3%,但入境游客的人均碳足迹是国内游客的654%(2010年);3)2010年福建省旅游行业碳排放量从高到低为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游览、旅游娱乐,旅游交通是影响福建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其碳足迹占全省总量的72.0%,是福建省旅游业减排的关键行业。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以南岳衡山为例 [J].
窦银娣 ;
刘云鹏 ;
李伯华 ;
刘沛林 .
生态学报, 2012, 32 (17) :5532-5541
[2]   海南环东线旅游路线碳足迹计算与分析 [J].
鉴英苗 ;
罗艳菊 ;
毕华 ;
黄宇 ;
赵志忠 ;
王鹏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5 (01) :99-103
[3]   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 [J].
肖建红 ;
于爱芬 ;
王敏 .
旅游科学, 2011, 25 (04) :58-66
[4]   旅游景区碳足迹测算及其对环境影响 [J].
邹永广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 (03) :74-78
[5]   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 [J].
王立国 ;
廖为明 ;
黄敏 ;
邓荣根 .
生态经济, 2011, (05) :121-124+168
[6]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排放量的初步估算 [J].
石培华 ;
吴普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35-243
[7]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碳足迹测算与碳效用研究 [J].
李风琴 ;
李江风 ;
胡晓晶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9) :16444-16445+16569
[8]   碳足迹研究进展及其对低碳旅游研究的启示 [J].
罗芬 ;
钟永德 ;
王怀採 .
世界地理研究, 2010, (03) :105-113
[9]   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 [J].
李鹏 ;
黄继华 ;
莫延芬 ;
杨桂华 .
旅游学刊, 2010, 25 (03) :27-34
[10]  
Implementing carbon neutral destination policies: issues from the Seychelles[J] . Stefan G?ssling,Kim Philip Schumacher.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 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