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生态文明指标优化和权重计量的实证研究——基于PSIR与SEM相结合方法
被引:43
作者:
廖冰
[1
,2
]
张智光
[1
,2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产业与生态共生;
生态文明;
指标优化;
权重计量;
PSIR-SE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研究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对客观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研究的不足,创建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及31省域2007~2016年动态面板数据来优化筛选生态文明指标和计量其权重,并将PSIR-SEM、熵权法、AHP法算得的指标权重进行比较以揭示PSIR-SEM方法在指标选取和权重计量的特性。研究表明:(1)生态文明指标包括社会产业经济(8指标)、资源环境(9指标)、生态效益(7指标)、生态文明响应(10指标)4方面且相互发生关系,并强化了生态、注重生态文明响应,弱化了产业经济,较已有未考虑生态文明响应、注重经济而非生态等更合理;(2)生态文明指标权重为生态文明响应(0.292 9)、生态效益(0.250 3)、社会产业经济(0.239 3)、资源环境(0.225 3),生态指标与产业经济指标权重差距不大,更能全面反映生态文明产业与生态共生的本质属性;(3)31省域中,处于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4省域,占比45.16%)要少于处于非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7省域,占比54.84%),较已有"无论区域是否处于生态文明阶段,均采取‘一刀切’地对其生态文明评价"等更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79 / 791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