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10
作者
成金华 [1 ,2 ]
王然 [3 ,4 ]
袁一仁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资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资源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 差异化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D O I
10.19511/j.cnki.jee.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摘要
本文基于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分为三类。从国土空间优化、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制度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了具有共同框架的省域生态文明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态制度建设维度的生态红线制度被纳入生态文明评优的"一票否决"思想来设计指标。在把握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重点的基础上,对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各维度指标进行调整,从而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集对分析方法测算分析了各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生态红线的履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较好的分别是发展相对均衡的省份、粮食主产区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较多省份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指标偏高,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亟待提升;生态空间保护修复效果欠佳,应该尝试将生态红线"一票否决"思想纳入规范化的生态文明考评约束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常态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提高城市宜业宜居水平.[N].成金华;.人民日报.2016,
[2]  
最严格的制度 最严密的法治.[N].赵建军;.光明日报.2013,
[3]  
科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N].陈军;.中国环境报.2013,
[4]   中国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差异性研究 [J].
王然 ;
成金华 ;
王小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2) :138-146
[5]   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创新对策 [J].
葛全胜 ;
方创琳 ;
张宪洲 ;
余成群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 (03) :285-293
[6]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趋同性 [J].
成金华 ;
李悦 ;
陈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5) :1-9
[7]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为例 [J].
宋叙言 ;
沈江 .
资源科学, 2015, 37 (03) :546-554
[8]   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 [J].
李晓西 ;
刘一萌 ;
宋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6) :69-95+207
[9]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J].
张欢 ;
成金华 ;
陈军 ;
倪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22-29
[10]   基于集对分析的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 [J].
檀菲菲 ;
张萌 ;
李浩然 ;
陆兆华 .
生态学报, 2014, 34 (11) :3090-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