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含多端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2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士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孔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仁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来源: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协调控制;
减载控制;
二层控制;
功率均分;
即插即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含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是保证其高效可靠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根据互联装置交流侧运行状态将系统分为了9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并依照不同运行模式的控制需求提出了互联装置、储能单元以及光伏发电单元的控制策略。针对下垂控制的直流电压偏差问题,采用直流电压二层控制进行补偿。同时为了避免深度放电,提出了基于荷电状态带有缓冲区的减载算法,能够有效减小直流电压波动,而对于深度充电问题,提出了采用光伏发电单元同时切换至分层直流下垂控制实现直流电压恒定,实现按照容量比例进行均分。最后,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基于变下垂系数的直流配电网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08) : 116 - 124王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及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22) : 168 - 175王成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宋关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李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于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赵金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吴建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School of Engineering,Cardiff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 [3] 基于VSC的交直流混合中压配电网功率–电压协调控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22) : 6067 - 6075张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唐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梁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和协调控制方法[J]. 供用电, 2016, 33 (08) : 27 - 31+5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于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黄仁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5] 柔性直流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 3551 - 3560王一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赵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袁志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宇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刘国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J]. 电力建设, 2015, 36 (01) : 46 - 51黄仁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洪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7] 多源/多负荷直流微电网的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31) : 5553 - 55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振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8] 交直流配电网可靠性对比[J]. 电网技术, 2014, 38 (09) : 2582 - 25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徐习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赵宇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9] 基于Z型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02) : 79 - 8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庆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交流配电网与直流配电网的经济性比较[J]. 电网技术, 2013, 37 (12) : 3368 - 337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道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