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盆地最高阶地风尘堆积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4
作者
傅建利 [1 ]
王书兵 [1 ]
蒋复初 [1 ]
蔡遥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河湖沉积; 风尘堆积; 构造运动; 垣曲盆地; 黄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垣曲盆地原土坪阶地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土坪剖面地层自下而上由水下河湖相-漫滩相-风尘堆积构成,整个剖面记录了一个水位下降、由水下沉积环境转变为气下环境的连续堆积过程。剖面地层记录的1.84~1.62MaB.P.期间由河湖相沉积环境转变为典型风尘堆积的沉积转型及风尘堆积反映出的1.21MaB.P.前后古气候变化事件是对青藏高原青藏运动C幕和昆黄运动的区域沉积响应。开始于1.62MaB.P.的典型风尘堆积底界年龄代表了该级阶地的形成时代,表明该段黄河至少在此时已经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41 / 8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21]  
Simul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ols on fluvial terrace stratigraphy: a qualitative comparison with the Maas record[J] . A Veldkamp,J.J van Dijke.Geomorphology . 2000 (3)
[22]   岱海沉积记录的季风/干旱过渡区全新世适宜期特征 [J].
孙千里 ;
肖举乐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781-790
[23]   湖芯沉积物揭示的末次冰消开始时期普莫雍错湖区环境变化 [J].
朱立平 ;
鞠建廷 ;
王君波 ;
西村弥亚 ;
守田益宗 ;
吴艳红 ;
冯金良 ;
谢曼平 ;
林晓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772-780
[24]   陕北红碱淖沉积物粒度特征所揭示的环境变化 [J].
汪勇 ;
沈吉 ;
羊向东 ;
张恩楼 ;
刘兴起 ;
刘恩峰 .
沉积学报, 2006, (03) :349-355
[25]   1.2~0.6 MaBP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地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J].
王勇 ;
潘保田 ;
崔明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3) :1-7
[26]   香山北麓末次冰期风成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变化研究 [J].
徐树建 ;
潘保田 ;
胡春生 ;
高红山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2) :4-6+74
[27]   关于黄河贯通三门峡的时代 [J].
蒋复初 ;
傅建利 ;
王书兵 ;
赵志中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4) :293-301
[28]   三门峡地区黄土L9的重磁化现象及原因探析 [J].
王喜生 ;
杨振宇 ;
Lvlie Reidar ;
裴军令 .
第四纪研究, 2005, (04) :453-460
[29]   从三门峡黄河阶地的年代看黄河何时东流入海 [J].
潘保田 ;
王均平 ;
高红山 ;
陈莹莹 ;
李吉均 ;
刘小丰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6) :700-705
[30]   河南扣马黄河最高级阶地古地磁年代及其对黄河贯通时代的指示 [J].
潘保田 ;
王均平 ;
高红山 ;
管清玉 ;
王勇 ;
苏怀 ;
李炳元 ;
李吉均 .
科学通报, 2005, (03) :25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