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种间融合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刘伊强
王雅平
潘乃穟
陈章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
[2] 北京大学生物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Protoplast fusion;
D O I
10.13343/j.cnki.wsxb.1994.01.012
中图分类号
Q813.2 [细胞融合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36 ; 090102 ;
摘要
<正>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不仅能使遗传基因高频率重组,而且可以集双亲优良遗传性状为一体.自Schaeffer等人成功地进行了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以来,这项技术便广为人们所接受.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抗菌蛋白能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成的伴孢晶体蛋白可毒杀植物害虫.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这两种芽孢杆菌抑菌杀虫的遗传特性融为一体,选育出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新一代生防菌株成为可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抗菌蛋白产生菌TG26-10和晶体蛋白产生菌AS1.904-17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种间融合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筛选目的融合子提供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枯草杆菌中通过细胞融合的质粒转移 [J].
江行娟 ;
杨庆云 ;
任大明 ;
冯德鑫 ;
叶银凤 ;
盛祖嘉 .
遗传学报, 1981, (01) :1-7
[2]  
Masahiko K et al.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86
[3]  
Fodor K,Alfold 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