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湾海域河豚鱼毒性状况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风雷
戴桂勋
汤洵
赖国平
机构
[1] 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深圳市盐港医院
关键词
河豚属; 河豚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掌握深圳大鹏湾海域河豚鱼毒性状况。方法 采集渔民在大鹏湾海域捕获的河豚鱼鲜活或冰鲜 ,采用小鼠生物试验法测定样本鱼不同组织的河豚鱼毒素 (TTX)含量。结果 共检测了五种河豚鱼样本 ,92份棕腹刺豚和 5份暗鳍腹刺豚样本鱼均未检出毒性 ;1份园斑腹刺豚、9份星点东方豚和 2 6份弓斑东方豚样本鱼各组织均检出毒性 ,肝脏毒力均值范围为 1 83 0 0~ 5 1 1 75MU/g,卵巢毒力均值范围为 2 1 2 84~ 35 4 1 0MU/g ,皮肤毒力均值范围为 9 2 1~ 38 31MU/g ,精巢毒力均值范围为 1 1 4 0~ 2 5 6 4MU/g,肌肉毒力均值范围为 7 2 3~ 9 1 7MU/g。弓斑东方豚卵巢的毒力在 3~ 4月份明显高于 9~ 1 0月份并高于其他组织。结论 本次检测的大鹏湾产的园斑腹刺豚、星点东方豚和弓斑东方豚均为有毒鱼种 ,可认为棕腹刺豚是一种可以安全利用的无毒河豚鱼种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福建省近海加工用河鲀分布及毒性研究 [J].
马群飞 ;
林升清 ;
付武胜 ;
张荣标 ;
何冠智 ;
郑加武 ;
程兴旺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8, (06) :16-18
[2]   广东省常见河豚鱼含毒状况研究 [J].
杨晓东 ;
邓峰 ;
刘子文 ;
梁春穗 ;
邱建锋 ;
肖俊豪 .
广东卫生防疫, 1997, (04) :4-8
[3]   三种提取河豚毒素方法的研究 [J].
陈成添 ;
林长清 .
广东医药学院学报, 1992, (01) :31-32
[4]  
河豚鱼及其加工利用.[M].李晓川;林美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