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表面活性剂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12
作者
赵发琼
曾百肇
庞代文
机构
[1]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DNA; 表面活性剂; 亚甲基蓝; 金电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523 [脱氧核糖核酸(DNA)];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摘要
用循环伏安、紫外 -可见光谱和交流阻抗等方法 ,以电活性小分子亚甲基蓝 (MB)为探针 ,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与DNA的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 ,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通过疏水和静电作用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DNA分子结合 ,改变电极表面DNA的状态 ,进而影响电活性小分子的电化学行为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NA之间以静电排斥为主 ,也有部分疏水性结合 ,它使MB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减小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MB的电化学响应有增敏作用 ,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溴代十八烷基吡啶表现出抑制效应 ,它们与DNA间既有疏水性作用 ,也有静电吸引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NA的结合较弱 ,其主要是通过改变溶液的性质 (如粘度、极性和介电常数等 )影响DNA的构象 ,从而导致MB电化学参数的微弱变化 .此外 ,表面活性剂疏水链的长短及极性头基的大小对作用过程也有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表面活性剂中DNA构象变化的研究 [J].
李来生 ;
黄伟东 ;
王丽苹 ;
鄢远 ;
不详 .
化学学报 , 2002, (01) :98-104+11
[2]   稀土离子对DNA作用的循环伏安法和光谱法研究 [J].
沈鹤柏 ;
康玉专 ;
杨海峰 ;
郁林 ;
章宗穰 .
电化学, 1998, (04) :52-57
[3]   光度分析 [J].
郑用熙 .
分析试验室, 1991, (04) :1-28
[4]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多元络合物溶液状态的探讨 [J].
何锡文 ;
李洪 ;
史慧明 .
分析试验室, 1985, (01) :7-13
[5]   表面活性剂增敏型络合物显色反应机理的探讨 [J].
慈云祥 ;
杨明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3, (16) :980-982
[6]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国玺 编著, 1984
[7]   Modified screen-printed electrod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non-electroactive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with DNA [J].
Labuda, J ;
Bucková, M ;
Jantová, S ;
Stepánek, I ;
Surugiu, I ;
Danielsson, B ;
Mascini, M .
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0, 367 (04) :364-368
[8]  
Angerstein-Kozlowska,H,Conway,B. E,Hamelin,A. et al. J. Electroanal. Chem . 1987
[9]  
Pang D W,Abruna H D. Anal . Chem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