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商资归农”活动运作的特点

被引:5
作者
许永峰
机构
[1] 大同大学文史学院
关键词
20世纪; 商业银行; “商资归农”; 运作特点; 系统性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9 [金融史、银行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商业银行出于业务经营及服务社会的双重动机,曾进行过一场颇受时人关注的"资金归农"活动。这场活动虽然在战前农贷史上占重要地位,但数额微小、地域集中、竞争无序、干预合作社之组织与指导、注重对物信用、期限短促、手续繁杂、利率高于农业利润等为其运作的基本特点,凡此种种都是商业银行在系统性风险巨大特别是缺乏相应制度环境情况下的必然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金城银行史料[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 编, 1983
[12]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2 沈云龙. 文海出版社 . 1987
[13]  
新币制策动的银行农村投资 .2 慕桀. 申报 . 1937
[14]  
《中国之合作运动》/[续] .2 方显廷. 大公报 .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