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中国区域蒸发潜力不均性发展趋势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被引:3
作者:
徐兴奎
[1
]
LEVY Jason K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2] L Douglas Wilder School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ffairs,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W Franklin St , Richmond, VA,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来源:
关键词:
蒸发潜力;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归一化植被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P46 [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气象台站20 cm蒸发皿观测资料自然正交分解显示,1980~2000年中国区域气温显著增加期间,长江中游至河套、东北等区域地表年蒸发潜力呈增加趋势;相反在长江以南、东部和西南等地区年蒸发潜力呈下降趋势.辐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区域太阳入射能整体呈下降趋势,因此对于蒸发潜力增加的地区,太阳辐射产生的热力作用并不是决定蒸发潜力发展趋势的唯一原因.通过对大气风动力和干燥力等因子的分析证实,大气动力作用是造成中国区域地表蒸发潜力空间不均性分布的主要原因.同时1980~2000年NOAAAVHRR遥感数据分析结果也表明,地表覆盖类型的变换以及植被覆盖率的下降,引发的地表热力作用和地表物理性质变化,是造成蒸发潜力空间分布不均性加大的另一项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34 / 642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