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中国大陆西部不同震级段地震的影响探讨与分析

被引:6
作者
屠泓为 [1 ]
李智敏 [1 ]
罗国富 [2 ]
万秀红 [1 ]
吴进 [3 ]
机构
[1] 青海省地震局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3] 扬州市地震局
关键词
太阳黑子; 活动周期; 大陆西部; 不同震级段;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53.7 [太阳活动及其地球物理效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计算得出太阳黑子有11 a、51 a、103 a的优势周期,通过太阳黑子的活跃周期与中国大陆西部(E108°以西)不同震级段地震的活跃周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从6.5以上地震受太阳黑子的影响相对弱一些,其平均周期为2.7a;而Ms 5.0-6.5受太阳黑子的影响可能相对强一些,其平均周期为11.4 a.分析认为Ms≥6.5地震地周期与太阳黑活跃周期存在倍数关系,Ms5.0-6.5的周期与太阳黑子活跃周期比较相近,计算得出1950年以来地震波能量释放与太阳黑子周期有一定关系,总体表明太阳黑子活动对不同震级地震均有一定影响,但对中强地震的影响要更明显一些.
引用
收藏
页码:879 / 8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小波变换与工程应用.[M].彭玉华著;.科学出版社.1999,
[2]   1977年至2006年新疆伽师地震断层性质及应力场变化原因初探 [J].
屠泓为 ;
万秀红 ;
高歌 ;
罗国富 ;
胡永钧 ;
马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4) :1038-1044
[3]   中国大陆西部未来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J].
屠泓为 ;
张小香 ;
万秀红 ;
吴进 .
高原地震, 2008, (02) :4-10+3
[4]   瞬变电磁测深早期数据的修正 [J].
薛国强 ;
李貅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1) :220-224
[5]   地球磁层的磁场模型 [J].
徐文耀 ;
杜爱民 ;
白春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1) :14-24
[6]   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的奇异谱分析和小波分析 [J].
徐克红 ;
程鹏飞 ;
文汉江 .
测绘科学, 2007, (06) :35-38+205
[7]   地磁场的三维巡测和综合建模 [J].
徐文耀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4) :1035-1039
[8]   太阳活动变化的小波分析 [J].
郝立生 ;
李新 ;
李月英 .
干旱气象 , 2006, (04) :15-19
[9]   青藏高原及铁路沿线地表温度变化趋势预测 [J].
李栋梁 ;
郭慧 ;
李跃清 ;
钟海玲 .
高原气象, 2005, (05) :685-693
[10]   太阳活动与华北强震关系的分析 [J].
张素欣 ;
解用明 ;
乔子云 ;
陈立强 ;
赵振增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02)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