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下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和产量差异比较

被引:12
作者
魏湜
孟繁美
李晶
赵东旭
顾万荣
孙继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株型;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13.10.001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明确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的密度增产潜力和增密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试验以平展型玉米品种丰禾1号、紧凑型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各设置5种密度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的初始荧光(Fo)值、光系统II反应中心(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的下降幅度均小于平展型玉米,说明平展型玉米对密度反应敏感,当密度增加到一定值时,PSII内部光能转换效率降低,潜在活性下降明显,而紧凑型玉米下降较小。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穗粒数下降,百粒重降低。丰禾1号在播种密度为5万株·hm-2时获得最高产量9 829 kg·hm-2,而郑单958在播种密度为6万株·hm-2获得11 272 kg·hm-2的最高产量。适度增密,紧凑型玉米具有更好的光合优势和增产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玉米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J].
杨庆才 .
玉米科学, 2010, 18 (01) :135-138+145
[2]   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部分晚熟耐密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J].
于天江 ;
董玲 ;
韩成 ;
金益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 (12) :1-4
[3]   不同栽培密度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J].
杨有为 ;
吴锡冬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8) :8403-8405
[4]   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J].
毕建杰 ;
刘建栋 ;
叶宝兴 ;
谢连杰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1) :10-15
[5]   播种期对夏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J].
田志刚 ;
田俊芹 ;
曹治彦 ;
张耀辉 .
河北农业科学, 2006, (04) :14-15
[6]   光温因子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值的影响 [J].
李言照 ;
东先旺 ;
刘光亮 ;
陶飞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2, (02) :90-93
[7]   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光合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 [J].
李潮海 ;
刘奎 ;
周苏玫 ;
栾丽敏 .
作物学报, 2002, (02) :265-269
[8]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生态生理机制 [J].
黄高宝 ;
张恩和 ;
胡恒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93-297
[9]   不同播种期对冬玉米产量的影响 [J].
段鸿飞 .
玉米科学, 2000, (S1) :55-57+59
[10]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 [J].
张守仁 .
植物学通报, 1999, (04) :4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