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54
作者
毕建杰 [1 ]
刘建栋 [2 ]
叶宝兴 [1 ]
谢连杰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夏玉米; 干旱胁迫; 水势;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气孔导度;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08.01.01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等指标随着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夏玉米干旱的生理生态变化监测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在土壤含水量70%左右时,随着土壤相对湿度的下降,上述3个夏玉米品种仍能保持其叶片水分状态。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土壤水分中等条件下最大,分别为39.9、38.8、38.4μmol CO2/m2.s;在土壤相对湿度较低时,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趋势明显(P<0.05)。叶片水势变化规律为:在土壤相对湿度>90%时,对水分胁迫郑单958、承玉2号不敏感,鲁单981敏感;在土壤相对湿度<70%时,水分胁迫条件下承玉2号不敏感,而鲁单981、郑单958敏感。气孔导度(gs)变化规律:随着水分胁迫加剧,3个夏玉米品种气孔导度均下降,在土壤水分较高时,气孔导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土壤水分较低时,气孔导度明显下降(P<0.01),细胞间隙CO2浓度(Ci)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而上升。上述结果表明:与叶片的光合和水分状况相比,夏玉米的气孔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为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非调制式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研究 [J].
赵弢 ;
高志奎 ;
徐广辉 ;
王梅 ;
高荣孚 .
生物物理学报, 2006, (01) :34-38
[2]   NaCl胁迫下星星草幼苗MDA含量与膜透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关系 [J].
汪月霞 ;
孙国荣 ;
王建波 ;
曹文钟 ;
梁建生 ;
余政哲 ;
陆兆华 .
生态学报, 2006, (01) :122-129
[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 [J].
张守仁 .
植物学通报, 1999, (04) :444-448
[4]   节水农业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J].
山仑 ;
徐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1) :70-76
[5]   水分胁迫条件下气孔与非气孔因素对小麦光合的限制 [J].
刘孟雨 ;
陈培元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24-27
[6]  
北方地区干旱规律及抗旱综合技术[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李玉中等编著, 2003
[7]  
Role of the xanthophyll cycle in photoprotection elucidated by measurements of light-induced absorbance changes, 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in leaves of Hedera canariensis[J]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1990 (3)
[8]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J] . G D Farquhar,T D Sharkey.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