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认识误区与战略应对

被引:7
作者
黎海波 [1 ]
宋瑞芝 [2 ]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实力; 政治战略; 改革; 第三方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理论角度来看,"修昔底德陷阱"是现实主义尤其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观点,即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从政治战略的视角回到"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起点,格雷厄姆·艾利森等西方学者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对雅典和斯巴达以及中国和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类比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误区:实力决定论、战争获益论和双边关系论。这三个误区分别涉及"修昔底德陷阱"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范畴因素。中国应规避"实力决定论"的理论陷阱,把握战略主动;坚持以改革开放战略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崛起;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性管控中美双边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66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M].江奕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2]  
突破“修昔底德陷阱”.[M].何英.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
[3]  
超越韬光养晦.[M].阎学通;曹玮.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4]  
国际关系学概要.[M].王首伟.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5]  
美国研究报告.[M].郑秉文;黄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  
大国冲突的逻辑.[M].科克尔.新华出版社.2015,
[7]  
大国治理.[M].人民论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8]  
从大衰退到新增长.[M].甄炳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9]  
预言家的博弈.[M].梅斯奎塔.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0]  
国际政治学概论.[M].李少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