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认识误区与战略应对

被引:7
作者
黎海波 [1 ]
宋瑞芝 [2 ]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实力; 政治战略; 改革; 第三方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理论角度来看,"修昔底德陷阱"是现实主义尤其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观点,即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从政治战略的视角回到"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起点,格雷厄姆·艾利森等西方学者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对雅典和斯巴达以及中国和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类比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误区:实力决定论、战争获益论和双边关系论。这三个误区分别涉及"修昔底德陷阱"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范畴因素。中国应规避"实力决定论"的理论陷阱,把握战略主动;坚持以改革开放战略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崛起;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性管控中美双边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66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31]  
战争论.[M].(德) 克劳塞维茨; 著.译林出版社.2012,
[32]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M].(美) 奈 (Nye;J.S.) ; (加) 韦尔奇 (Welch;D.A.)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3]  
光荣属于希腊.[M].(英) 斯托巴特;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1,
[34]  
公民社会的起源.[M].冯金朋; 著.长春出版社.2011,
[35]  
西洋上古史.[M].刘增泉;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6]  
古希腊历史遗产.[M].孙道天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