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杨利华
张全国
张丽华
张文英
马瑞昆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关键词
夏玉米; 技术; 行距; 施肥; 整齐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区光热资源特点,提出了夏玉米"一小二高三晚"高产栽培思路,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一小"指缩小种植行距;"二高"系选种高耐密、高经济系数品种;"三晚"即适当晚定苗保整齐度,晚追肥保穗粒数和千粒重,晚收获提高籽粒饱满度。研究结果表明,选种耐密性好、经济系数>0.53的品种;高密度50 cm左右小行距等行种植;5~6展叶期定苗;在一般施肥水平下,重施底N肥,大喇叭口期再追施N肥30%;宜于高产。延迟夏玉米收获期至10月初,可增产5%10%;晚收不失为一项增加产量、提高光热水肥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株高玉米品种部分群体质量指标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J].
杨利华 ;
张丽华 ;
杨世丽 ;
马瑞昆 ;
张全国 .
华北农学报, 2007, (06) :139-146
[2]   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的定义与计算 [J].
杨利华 ;
马瑞崑 .
玉米科学 , 2006, (S1) :92-94+96
[3]   不同行距对冬小麦麦田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张喜英 ;
陈素英 ;
裴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22-26
[4]   玉米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J].
张永科 ;
黄文浩 ;
何仲阳 ;
马永平 .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04) :98-103
[5]   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源库关系及产量的调控 [J].
薛吉全 ;
马国胜 ;
路海东 ;
崔鸣 ;
李运方 ;
刘厚群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6) :114-120
[6]   玉米有效营养面积研究 [J].
韩秉进 ;
陈渊 ;
赵殿臣 .
玉米科学, 2001, (03) :64-68
[7]  
Effect of Glufosinate-Resistant Corn (Zea mays) Population and Row Spacing on Light Interception, Corn Yield, and Common Lambsquarters (Chenopodium album) Growth[J] . Weed Technology . 2001 (3)
[8]  
Integratedweed management using narrow corn row spacing,herbi-cides,and cultivation .2 Johnson G A,Hoverstad T R,Greenwald R E. Agronomy Journal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