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迟眼蕈蚊发生动态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27
作者
潘秀美
夏玉堂
机构
[1] 山东省潍坊市农科所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种群动态; 药剂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韭菜迟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在山东年重叠6代,田间种群呈春、秋两个高峰。发育适温为13—28℃,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4.2±0.4℃、有效积温为514.7±3.7日度。种群生殖力受季节影响;土壤温湿度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导因素,温度高于30℃、含水量低于5%或高于20%,存活率显著下降。药剂防治以50%辛硫磷乳油和40.7%乐斯本乳油效果较好,残留量也较低,药效受土壤类型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韭菜迟眼蕈蚊研究初报 [J].
翟旭 ;
仲济学 ;
郭大鸣 .
昆虫知识, 1988, (04) :212-215
[2]   韭蛆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J].
冯惠琴 ;
郑方强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71-79
[3]   天津韭蛆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 [J].
曹清莲 .
植物保护, 1985, (05)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