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层内涵

被引:22
作者
杨开城
许易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教育; 教育理性; 教育系统;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6.01.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并非现代社会或走在现代化路上的社会中所发生的教育即为现代教育。我们需要从教育实践的真实过程出发,探究现代教育的特征。基于"何种人、本着何种观念、运用何种资源和工具、参与何种活动"的思考框架,教育至少具备以下四个特征才配称为现代教育:(1)现代教育是以信息处理与数据驱动为基色、体现教育理性的职业行动;(2)现代教育由既有理性又有激情、既怀抱教育理想又能顾及历史实情、兼具学科与人文修养的专业从教者主导;(3)现代教育以可进化的教育系统以及基于知识产品且能响应多元需求的学习环境为核心;(4)现代教育以独特的专业知识与工具作支撑。由此,若将教育信息化看作是教育现代化的当下形式,教育信息化就绝不仅仅意味着在教育领域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它的深层内涵是:以"规划—行动—反思"为基本框架,将从教者经验主义的日常职业行为提升为基于信息处理与数据驱动的、围绕教育系统的创建与维护而展开的职业行为的过程。完成这种战略任务的当务之急并非技术应用,而是创建新一代教育学理论。它是一种以独特视角描述、解释、干预教育实践的独立学科理论,由教育技术学与教育科学组成。而在新教育学创生之前,我们的教育难以进入大数据时代。而在新教育学创生之前,在教育学未揭示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之前,我们的教育难以进入大数据时代,并且与极权主义教育文化有着某种亲近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24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教育学要揭示什么样的教育规律? [J].
赵国庆 ;
杨开城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 (09) :25-29
[2]   教育现代性研究的进展及其阐释空间的拓展 [J].
金业文 ;
刘志军 .
现代大学教育, 2014, (02) :6-11+111
[3]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 [J].
褚宏启 .
教育研究, 2013, 34 (11) :4-10
[4]   从肖申克到底赎回了什么? [J].
陈家琪 .
读书, 2013, (09) :14-19
[5]   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层次与现实发展——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新认识 [J].
赵晓声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7) :33-37
[6]   论教育何以可能 [J].
杨开城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10) :1-4
[7]   现代性与现代化 [J].
史明瑛 .
读书, 2009, (08) :102-105
[8]   人性、人性化与中国的现代性 [J].
陈嘉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5-10+18
[9]   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分析 [J].
乐军 .
电化教育研究, 2006, (09) :16-19
[10]   后现代:走向“多元”的现代性 [J].
程广云 .
哲学研究, 2005, (05) :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