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现今运动状态分析

被引:16
作者
方颖
江在森
张晶
武艳强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 地壳运动; 小波分析; GPS; 交替变化;
D O I
10.14075/j.jgg.2008.01.014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GPS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简称张渤带)的活动性,分析表明:张渤带是首都圈地壳运动最强烈的断裂带。通过小波分析对GPS资料进行空间减噪处理,并建立张渤带运动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张渤带滑动量约为0.5mm/a,南盘与北盘的应变积累程度相当;张渤带具有从锁定到滑动或从滑动到锁定的时间交替过程;断裂带两侧的应变积累在空间上交替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赣中存在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J].
章邦桐 ;
胡恭任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4) :466-474
[2]   川滇地区断层形变模型与应变积累分析 [J].
方颖 ;
江在森 ;
张晶 ;
王武星 ;
张艳梅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02) :48-52+65
[3]   首都圈地区地壳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及其与大地震的关系 [J].
齐诚 ;
赵大鹏 ;
陈颙 ;
陈棋福 ;
王宝善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805-815
[4]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现代地震活动及应力场特征 [J].
刘东旺 ;
夏瑞良 ;
刘泽民 ;
沈小七 ;
李敏莉 ;
闫素萍 .
地质科学, 2006, (02) :278-290
[5]   华北强震区地震测深研究 [J].
赖晓玲 ;
孙译 ;
刘志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01) :55-62
[6]   首都圈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细结构与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 [J].
黄金莉 ;
赵大鹏 .
科学通报, 2005, (04) :348-355
[7]   利用GPS观测资料划分现今地壳活动块体的方法 [J].
石耀霖 ;
朱守彪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 (02) :1-5
[8]   黄河上游河川径流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J].
刘俊萍 ;
田峰巍 ;
黄强 .
应用科学学报, 2003, (02) :117-121
[9]   多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联合反演首都圈三维地壳结构 [J].
李松林 ;
张先康 ;
宋占隆 ;
石金虎 ;
邓宏钊 ;
杨健 ;
张成科 ;
任青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3) :360-368+438
[10]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地震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 [J].
徐杰 ;
宋长青 ;
楚全芝 .
地震地质, 1998, (02) :51-5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