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概念框架及其定量认证科学基础

被引:46
作者
于贵瑞 [1 ]
王秋凤 [1 ]
刘迎春 [1 ,2 ]
刘颖慧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不详
关键词
区域尺度; 陆地生态系统; 固碳速率; 增汇潜力; 定量认证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增汇潜力及其定量认证研究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急迫需求,更是地球系统碳循环科学研究的核心任务,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在过去20多年的碳管理实践中发展了许多增汇技术,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的科学概念、以及碳汇计量和认证的方法。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在各自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十分混乱的。本文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性地阐述了生态系统固碳量、固碳速率、固碳潜力等相关概念;并根据增汇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分析了现实固碳潜力、社会经济固碳潜力、技术固碳潜力和理论固碳潜力、以及《京都议定书》认可的固碳潜力等相关概念;最后阐述了碳汇定量认证、分析和评价的时间连续清查法、空间代替时间参照系法、限制因子分析法等碳汇定量认证方法的科学基础、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对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的概念框架及其定量认证科学基础开展系统性的探讨,期望能够引起中国学术界和相关行业部门的重视,推动碳汇相关概念使用的科学化和碳汇定量认证标准化,为中国固碳速率、增汇潜力的计量、报告、认证和核查方法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71 / 78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方法及其不确定性 [J].
于贵瑞 ;
王秋凤 ;
朱先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1) :103-113
[2]   第二承诺期LULUCF有关议题谈判进展与对策建议 [J].
张小全 ;
侯振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2) :95-102
[3]   森林、造林、再造林和毁林的定义与碳计量问题 [J].
张小全 ;
侯振宏 .
林业科学, 2003, (02) :145-152
[4]  
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原理与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于贵瑞,孙晓敏等著, 2006
[5]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 气象出版社 , 于贵瑞, 2003
[6]  
环境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金南 编著, 1994
[7]   Carbon dynamics of Oregon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forests and potential land-based carbon storage [J].
Hudiburg, Tara ;
Law, Beverly ;
Turner, David P. ;
Campbell, John ;
Donato, Dan C. ;
Duane, Maureen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9, 19 (01) :163-180
[8]   Potential upper bounds of carbon stores in forest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J].
Smithwick, EAH ;
Harmon, ME ;
Remillard, SM ;
Acker, SA ;
Franklin, JF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2, 12 (05) :1303-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