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石形成相关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及其对砂岩成岩作用研究的意义

被引:20
作者
魏文文 [1 ,2 ]
黄思静 [1 ,2 ]
郇金来 [1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 碎屑岩成岩作用; 成岩流体; 热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4 [岩石物理与岩石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计算了各种可能形成伊利石的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岩流体的化学性质对伊利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钙长石的伊利石化具有最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该反应主要是在同生到埋藏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由富钾的海源流体作用形成的。钠长石和钾长石形成伊利石的反应需要酸性流体的a(K+)/a(H+)(活度比值)保持在伊利石的稳定域。(2)高岭石形成伊利石时流体的a(K+)/a(H+)比值要足够高,以克服伊利石的成核动力学屏障,能够满足其反应需要的流体可能是有机酸,它能溶解钾长石,同时进一步溶解其他易溶矿物(如碳酸盐矿物)从而达到足够高的a(K+)/a(H+)比值,而以CO2作为主要溶解介质时会导致碳酸盐矿物的沉淀。(3)钾长石与高岭石反应形成伊利石通常需要温度超过120℃,这时由钾长石溶解所控制的a(K+)已能够克服伊利石的结晶动力学屏障。该反应需要成岩环境在早成岩期受海源流体影响,以使在由长石溶解形成明显数量的高岭石同时能够保存足够数量的钾长石。(4)钾长石与高岭石反应形成伊利石时若有Na+的输入可导致钠长石的沉淀,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发生,钾长石的溶解和钠长石化受高岭石的伊利石化而消耗K+的动力学作用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碎屑岩中自生伊利石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 [J].
黄思静 ;
孙伟 ;
黄培培 ;
佟宏鹏 ;
刘丽红 .
矿物岩石, 2009, 29 (04) :25-32
[2]   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川西凹陷三叠系须家河组的研究 [J].
黄思静 ;
黄可可 ;
冯文立 ;
佟宏鹏 ;
刘丽红 ;
张雪花 .
地球化学, 2009, 38 (05) :498-506
[3]   长石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及其在碎屑岩储层研究中的意义 [J].
黄可可 ;
黄思静 ;
佟宏鹏 ;
刘丽红 .
地质通报, 2009, 28 (04) :474-482
[4]   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条件及其在克拉2气田的应用 [J].
赖兴运 ;
于炳松 ;
陈军元 ;
陈晓林 ;
刘建清 ;
梅冥相 ;
靳卫广 ;
程素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1) :45-53
[5]  
普通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2002
[6]  
矿物及有关化合物热力学数据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林传仙等 编著, 1985
[7]  
Authigenic kaolin and illitic minerals during burial diagenesis of sandstones: a review[J] . B. Lanson,D. Beaufort,G. Berger,A. Bauer,A. Cassagnabère,A. Meunier.Clay Minerals . 2002 (1)
[8]   Reconstruction of in situ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formation waters [J].
Palandri, JL ;
Reed, MH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1, 65 (11) :1741-1767
[9]  
Dissolution of primary minerals of basalt in natural waters[J] . Andri Stefánsson.Chemical Geology . 2001 (3)
[10]  
Chemistry of oil-field brines in relation to diagenesis of reservoirs 1. Use of mineral stability fields to reconstruct in situ water composition. Example of the Mahakam basin[J] . Brigitte Bazin,étienne Brosse.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199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