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产量形成与大田群体结构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李曙轩
傅炳通
何平和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
[2] 江西农学院 在浙江农业大学进修教师
关键词
叶面积系数; 叶片; 叶面积指数; 茄子; 茄果类; 产量形成; 光合作用强度; 净光合生产率; 植株; 光强分布; 叶层; 光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茄子大田群体桔构的主要特点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与发育,新生的叶子代替衰老的叶子,结实的立体位置不断提高。这个提高的位置又往往与最大叶面积层的位置相适应。它的产量的形成不但与前期的群体结构有关,而且与后期的群体结构有关。随着群体结构的发展,不同密植程度以及一天中阳光入射角的不同与光照的强弱,对群体内部光强分布均有影响。无论是那一种密植程度,植株上层叶片与下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有明显的差异。 一个良好的群体结构,既要迅速达到一个大的叶面积系数,又能维持长时期的光合作用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茄子与胡蘿卜田的羣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比较 [J].
李曙轩 .
浙江农业科学, 1962, (05) :225-229
[2]   蔬菜作物的辇体产量与辇体结构 [J].
李曙轩 ;
曹筱芝 ;
叶丽珣 ;
张世祖 .
浙江农业科学, 1961, (02) :88-91
[3]   水稻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 [J].
殷宏章 ;
王天铎 ;
李有则 ;
邱国雄 ;
杨善元 ;
沈巩楙 .
实验生物学报, 1959, (03) :24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