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研究及利用进展

被引:16
作者
邱振国
机构
[1]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育性转换; 遗传; 选育策略; 选育成果;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6.20.047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概述了国内外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及利用进展。主要介绍了影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不同因素及不育性遗传研究进展,综述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策略、选育成果及利用情况,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5228 / 5230+5243 +52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1]   安农S-1的研究及其利用概况 [J].
邓华凤 ;
舒福北 ;
袁定阳 .
杂交水稻, 1999, (03) :3-5
[2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研究 Ⅲ.不育起点温度漂移及其控制技术 [J].
邓启云 ;
符习勤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11-16
[23]   株龄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 [J].
陈雄辉 ;
万邦惠 ;
梁克勤 ;
陆燕鹏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1) :1-5
[24]   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形势、任务和发展前景 [J].
袁隆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7, (01) :2-4
[25]   温敏核不育基因置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现变异 [J].
武小金 ;
尹华奇 .
杂交水稻, 1997, (01) :28-31
[26]   湖北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msph的定位研究 [J].
钱前 ;
朱旭东 ;
曾大力 ;
熊振民 ;
闵绍楷 .
浙江农业学报, 1995, (06) :6-10
[27]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技术流程及应用研究 [J].
潘熙淦,朱德瑶,尹建华 .
高技术通讯, 1995, (06) :47-51
[28]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变动低温忍耐性的初步研究 [J].
张彬 ;
胡振大 ;
龚传俊 ;
唐小马 ;
苏瑶 .
种子, 1995, (01) :5-8
[29]   我国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回顾 [J].
卢兴桂 .
杂交水稻, 1994, (Z1) :27-30
[30]   温度对水稻光敏、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J].
陈良碧 ;
李训贞 ;
周广洽 .
作物学报, 1993, (01) :47-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