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西藏拉萨地块高镁超钾质火山岩及对南北向裂谷形成时间和切割深度的制约
被引:75
作者:
丁林
[1
]
岳雅慧
[2
]
蔡福龙
[2
]
徐晓霞
[1
]
张清海
[1
]
来庆洲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西藏拉萨地块;
高镁超钾质火山岩;
南北向裂谷;
形成时间;
切割深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南北向裂谷中发育少量中新世高镁超钾质火山岩,岩石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53%50%),同时具有极高的K2O(7%6%)、MgO(11%8%)、Cr(500×10-6~400×10-6)、Ni(400×10-6~260×10-6)含量,较高的放射性成因87Sr/86Sr(0.7265~0.7199)、非放射性成因143Nd/144Nd(0.511844~0.511769)比值,δ18OVSMOW值较高,变化范围很大(10.4‰6.4‰),其源区为加入了大量俯冲印度地壳的富集地幔。40Ar/39Ar同位素年龄指示他们喷发时代为17~13Ma。结合正断层与火山岩的切割与覆盖关系,指出高原正断层强烈活动时间为23~13Ma,持续了10Ma,伸展速率为5.6±3.0mm/a。高镁超钾质火山岩与裂谷在时间上的一致和空间上的重合,指示高镁超钾质火山岩与裂谷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高原裂谷系统的建立是由于俯冲印度地壳的断离造成的高原岩石圈的伸展破裂,其活动时期分为2个阶段,首先伴随高原隆升(23~13Ma),随后在重力作用下,促使高原垮塌(13Ma~现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252 / 1261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