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地层气态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6
作者
周焱博 [1 ,2 ]
竺夏英 [3 ]
潘月鹏 [2 ]
田世丽 [2 ]
刘全 [4 ]
孙扬 [2 ]
安俊琳 [1 ]
王跃思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3] 国家气候中心
[4] 北京市气象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气态污染物; 城市边界层; 垂直分布; 逆温层;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研究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内的垂直分布规律,2009年2月10—25日利用被动采样器在北京325 m气象铁塔10个高度(8、15、47、80、120、160、200、240、280、320 m)对SO2、NO2、O3、NH3和苯系物(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和二甲苯xylene)共8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冬季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污染物浓度从近地面开始逐渐上升,在80—160 m以内的某一高度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200—300 m范围内,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浓度值与地面接近;200 m以下各种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比较剧烈,浓度极大值出现的高度有所不同,O3、SO2和NH3极大值位于160 m,苯和NO2极大值出现在120 m,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极大值在80 m处.污染物在不同高度富集可能与污染源排放高度、城市冠层的热动力作用和气象因素有关,区分这些因素的各自贡献尚需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52 / 17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北京北部城区SO2和NO2浓度垂直分布特点初探 [J].
孟昭阳 ;
丁国安 ;
于海青 ;
王淑凤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09-112
[22]   北京市夏季低层大气NOx、O3垂直分布观测研究 [J].
刘烽 ;
陈辉 ;
Liu Yangang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79-185
[23]   中国华北地区冬季大气污染物航空测量(Ⅰ)——空中气态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J].
汤大钢 ;
刘红杰 ;
王玮 ;
王鸣宇 ;
崔平 ;
杜渐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1) :6-9
[24]   近地层臭氧及氮氧化物的垂直梯度观测及其和气象的关系 [J].
朱毓秀 ;
徐家骝 .
气象学报, 1993, (04) :499-504
[25]  
大气中四种污染物的垂直梯度观测及其与气象参数关系[J]. 徐家骝,朱毓秀.上海环境科学. 1991(09)
[26]  
大气中四种污染物的垂直梯度观测及其与气象参数关系[J]. 徐家骝,朱毓秀.上海环境科学. 199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