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垦对长江口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吕巍巍 [1 ]
马长安 [1 ]
余骥 [1 ]
田伟 [1 ]
袁晓 [2 ]
赵云龙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关键词
围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横沙东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11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成陆区、促淤区和自然潮滩三种生境,研究了围垦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横沙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8种,物种分布为自然潮滩(22种)>促淤区(19种)>成陆区(7种),优势种为自然潮滩(6种)>促淤区(5种)>成陆区(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均丰度为促淤区(118.68ind/m2)>成陆区(100.67ind/m2)>自然潮滩(57.56ind/m2),而年均生物量为促淤区(35.71g/m2)>自然潮滩(27.56g/m2)>成陆区(1.52g/m2),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其种类组成有关。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促淤区>成陆区。群落聚类和MDS分析显示横沙东滩三种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同时ABC曲线也证实了成陆区和促淤区的底栖动物群落有明显变化,而自然潮滩的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以上结果表明,围垦导致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珠江口滩涂围垦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J].
黄少峰 ;
刘玉 ;
李策 ;
黄晋沐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04) :499-503
[2]   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J].
顾晓英 ;
陶磊 ;
尤仲杰 ;
焦海峰 ;
施慧雄 ;
楼丹 .
海洋与湖沼, 2010, 41 (02) :208-213
[3]   长江口横沙岛、长兴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J].
陶世如 ;
姜丽芬 ;
吴纪华 ;
赵斌 ;
李博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7) :1345-1350
[4]   椒江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与多样性 [J].
赵永强 ;
曾江宁 ;
高爱根 ;
陈全震 ;
廖一波 ;
寿鹿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3) :303-309
[5]   大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J].
田胜艳 ;
张文亮 ;
张锐 .
盐业与化工, 2009, 38 (02) :50-54
[6]   底栖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分析 [J].
戴纪翠 ;
倪晋仁 .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2107-2111
[7]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与历史演变 [J].
刘录三 ;
孟伟 ;
田自强 ;
蔡玉林 .
生态学报, 2008, (07) :3027-3034
[8]   崇明岛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J].
安传光 ;
赵云龙 ;
林凌 ;
李嘉尧 ;
崔丽丽 ;
马春艳 .
生态学报, 2008, (02) :577-586
[9]   嵊泗海岛不同底质潮间带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格局 [J].
廖一波 ;
曾江宁 ;
陈全震 ;
高爱根 ;
寿鹿 ;
徐晓群 .
动物学报, 2007, (06) :1000-1010
[10]   长江口横沙东滩近30年来自然演变及工程影响的GIS分析 [J].
杜景龙 ;
姜俐平 ;
杨世伦 .
海洋通报 , 2007, (05)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