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与多样性

被引:31
作者
赵永强
曾江宁
高爱根
陈全震
廖一波
寿鹿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河口; 底栖生物; 环境变化;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γ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椒江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与多样性,揭示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作者于2007年10月、2008年1月、4月和7月在椒江口南岸和北岸潮间带,沿河流到海洋方向共布设6条采样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α,β和γ多样性测度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方向及程度,结果显示:(1)6条断面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78种,总种数随季节变化显著,在空间上沿河流到海洋方向呈升高趋势;(2)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不显著(P=0.145>0.05),但空间变化显著(P=0.017<0.05),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显著(P=0.012<0.05),空间变化极显著(P=0.004<0.01);(3)β和γ多样性指数定量显示了椒江河口区域滩涂环境的多变性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更替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J].
田怀珍 ;
邢福武 .
生物多样性, 2008, (01) :75-82
[2]   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安传光 ;
赵云龙 ;
林凌 ;
吕敢堂 ;
陈亚瞿 .
水产学报, 2007, (S1) :52-58
[3]   椒江河口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J].
王益鸣 ;
张凤英 ;
许贞平 ;
孙毅 ;
唐静亮 ;
刘世贤 ;
任世军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8-33
[4]   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J].
孙涛 ;
杨志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3) :126-129
[5]   深圳河口潮间带泥滩多毛类的数量变化及环境影响 [J].
蔡立哲 ;
厉红梅 ;
林鹏 ;
刘俊杰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741-750
[6]  
中国近海多毛环节动物.[M].杨德渐;孙瑞平编著;.农业出版社.1988,
[7]   Trophic structure of macrobenthos in the Tagus estuary and adjacent coastal shelf [J].
Gaudencio, Maria Jose ;
Cabral, H. N. .
HYDROBIOLOGIA, 2007, 587 (1) :241-251
[8]   Macrobenthos of a tidal impoundment at the Mai Po Marshes Nature Reserve, Hong Kong [J].
Lui, TH ;
Lee, SY ;
Sadovy, Y .
HYDROBIOLOGIA, 2002, 468 (1-3) :193-212
[9]   The intertidal soft-bottom infaunal macrobenthos in three Basque estuaries (Gulf of Biscay):: a feeding guild approach [J].
García-Arberas, L ;
Rallo, A .
HYDROBIOLOGIA, 2002, 475 (01) :457-468
[10]  
The measurement of marine species diversit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benthic fauna of the Norwegian continental shelf.[J].John S. Gra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