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根紫金牛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5
作者
陈宗游 [1 ]
史艳财 [1 ]
罗宝丽 [2 ]
邹蓉 [1 ]
孔德鑫 [1 ]
韦霄 [1 ]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2]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块根紫金牛; 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11.07.060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Mg2+、dNTP、引物、TaqDNA聚合酶、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块根紫金牛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25 ul的体系中含Mg2+2.0 mmol/L,dNTP 0.15mmol/L,引物1.0μmol/L,TaqDNA聚合酶1.0 U,模板DNA 50ng,10×Buffer 2.5μl。适宜的扩增程序是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6.6℃退火45 s,70℃延伸2.0 min;4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可快速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块根紫金牛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白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J].
郭丁丁 ;
马逾英 ;
唐琳 ;
陈要臻 ;
吕强 .
中草药, 2009, 40 (10) :1627-1630
[2]   夏枯草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与体系优化 [J].
廖丽 ;
郭巧生 .
中草药, 2009, 40 (07) :1131-1135
[3]   基于方差分析优化菊花ISSR-PCR反应体系 [J].
邵清松 ;
郭巧生 ;
谢作成 .
中草药, 2009, 40 (02) :284-288
[4]   利用正交设计建立与优化北美驼绒藜ISSR-PCR反应体系 [J].
雷雪峰 ;
易津 ;
侯丽丽 .
植物研究, 2008, (06) :693-697
[5]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J].
赵谦 ;
杜虹 ;
庄东红 .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S1) :123-129
[6]   利用ISSR标记对天麻的贵州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关萍 ;
马丹炜 ;
王贵侠 ;
石建明 ;
陈放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6) :35-40
[7]   黄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J].
陈大霞 ;
李隆云 ;
彭锐 ;
瞿显友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23) :1937-1940
[8]   南、北五味子ISSR鉴别研究 [J].
孙岳 ;
李景鹏 ;
金元昌 ;
矫洪涛 .
中医药学报, 2003, (01) :29-30
[9]   块根紫金牛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卢文杰,陈家源,金松,王雪芬 .
华西药学杂志, 1996, (04) :226-227
[10]   紫金牛属药物的研究进展 [J].
邬家林 .
中药材, 1994, (05)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