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与体系优化

被引:31
作者
廖丽
郭巧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
关键词
夏枯草; 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子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并优化夏枯草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为探讨夏枯草种质间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Mg2+、dNTP、引物、TaqDNA聚合酶、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夏枯草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30ng,Mg2+2.2mmol/L、dNTP175μmol/L、引物0.75μmol/L、TaqDNA聚合酶1.0U。在此基础上,从92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可以快速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24份夏枯草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夏枯草遗传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2种翻白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罗玥佶 ;
伍贤进 ;
彭帅 ;
刘选明 .
中草药, 2008, (05) :748-751
[2]   ISSR-PCR鉴别绞股蓝属7种植物 [J].
王翀 ;
周天华 ;
杨雪 ;
郭晶 ;
赵桂仿 .
中草药, 2008, (04) :588-591
[3]   夏枯草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其在居群间分布特征研究 [J].
廖丽 ;
郭巧生 ;
刘丽 ;
刘敏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06) :651-653
[4]   种子引发对夏枯草种子活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张贤秀 ;
郭巧生 ;
王艳茹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05) :493-495
[5]   ISSR-PCR在石斛种间鉴别中的应用 [J].
沈颖 ;
徐程 ;
万小凤 ;
张铭 .
中草药, 2005, (03) :423-427
[6]   怀区地黄遗传多样性的ISSR鉴定 [J].
周延清 ;
景建洲 ;
李振勇 ;
张宝华 ;
王天亮 ;
贾敬芬 .
中草药, 2005, (02) :257-261
[7]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钱韦 ;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0, (07) :741-750
[8]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M].邹喻苹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