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具备城乡融合发展的承载力吗?——来自100个地级市的证据

被引:11
作者
杨林
郑潇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关键词
城市承载力; 城乡融合度; 城乡融合发展; RAGA-PPC; 新型城镇化;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9.01.013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依然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精准脱贫扶贫的路径之一。理论上,城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端。然而城市是否具备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承载力?论文选取1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承载、资源承载、财政保障能力和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四个层面构建城市承载力测算体系;从生产要素、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五个维度构建衡量城乡融合度指标体系,运用RAGA-PPC(加速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对二者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保障能力以及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对城市承载力有较强的制约作用,承载力较高的城市多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经济融合和公共服务融合是影响城乡融合水平的主要因素,其区域特征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为精准施策,以城市承载力评价值0.5、城乡融合绩效综合评价值2.7为坐标原点,建立虚拟战略坐标,将城乡融合发展的城市进行类型划分为:示范型城市、潜力型城市、更新型城市、特别关注型城市。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城乡融合的区域态势,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诉求,因城施策的政策着力点为:示范型城市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真正实现城乡共建共兴共享;潜力型城市通过城"拉"乡"强"双向发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更新型城市以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为着力点,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特别关注型城市以制度创新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乡村振兴战略应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 [J].
蔡继明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 (10) :76-79
[2]   基于熵值法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J].
常晓玲 ;
司秋利 ;
刘瑞丹 ;
莫紫月 .
唐山学院学报, 2017, 30 (03) :103-108
[3]   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述评与展望 [J].
苏红键 .
江淮论坛, 2017, (01) :86-94
[4]   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测度及提升对策 [J].
曹飞 ;
郑庆玲 .
技术经济, 2016, 35 (09) :99-105
[5]   中部地区城乡统筹的测度与时空差异分析 [J].
范斐 ;
于海潮 ;
肖泽磊 .
统计与决策, 2016, (18) :121-124
[6]   长沙市县域城乡统筹绩效评价及类型划分——基于RAGA-PPC模型和ESDA方法 [J].
陈伊翔 ;
朱红梅 ;
谭雪兰 ;
李扬 ;
朱永霞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32 (07) :771-775
[7]   基于P-E-R模型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判断与提升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J].
杨林 ;
刘耀雷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 32 (03) :139-145
[8]   中国城乡融合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 [J].
周凯 ;
宋兰旗 .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12) :74-79
[9]   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深化与城乡融合 [J].
黄小明 .
经济学家, 2014, (01) :84-91
[10]   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战略模式研究 [J].
李红玉 .
学习与探索, 2013, (09)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