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8
作者
任湘湘
李海
吴辉碇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模型;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P7 [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定量地认识和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现象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21世纪以来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探索海洋生态系统复杂性,二是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三是不再局限于理论研究,而进入于灾害预报与评估、公共决策等应用领域。其次介绍了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分类及典型海洋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COHERENS的特点、功能和最新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了目前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领域的几大问题与挑战,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J].
曾庆存 ;
周广庆 ;
浦一芬 ;
陈文 ;
李荣凤 ;
廖宏 ;
林朝晖 ;
刘辉志 ;
王必正 ;
谢正辉 ;
徐永福 ;
薛峰 ;
曾晓东 ;
张凤 .
大气科学 , 2008, (04) :653-690
[2]   营养盐负荷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模型研究 [J].
刘浩 ;
潘伟然 .
水科学进展, 2008, (03) :345-351
[3]   海洋碳循环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J].
徐永福 ;
赵亮 ;
李阳春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5) :495-500
[4]   COHERENS模式在长江口赤潮源推测中的应用 [J].
陈秀华 ;
朱良生 .
海洋通报, 2007, (03) :3-11
[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MMER CIRCULA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STIMATING THE SOURCES OF RED TID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SEA AREAS[J]. CHEN Xiu-hua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ZHU Liang-sheng College of Traffic and Communication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ZHANG Hong-sheng
[6]   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J].
张素香 ;
李瑞杰 ;
罗锋 ;
朱文谨 .
海洋湖沼通报, 2006, (04) :121-127
[7]   渤海生态动力过程的模型研究 Ⅰ.模型描述 [J].
刘浩 ;
尹宝树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6) :21-31
[8]   NUMERICAL STUDY OF WAVE EFFECTS ON SURFACE WIND STRESS AND SURFACE MIXING LENGTH BY THREE-DIMENSIONAL CIRCULATION MODELING [J].
Liang Bing-chen ;
Li Hua-jun ;
Lee Dong-yong .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06, 18 (04) :397-404
[9]   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 [J].
夏洁 ;
高会旺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4) :59-65
[10]   风暴潮预报模式在渤海海域中的应用研究 [J].
李艳芸 ;
李绍武 .
海洋技术, 2006, (01)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