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HERENS模式在长江口赤潮源推测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陈秀华
朱良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 长江口; 数值模拟; COHERENS; 对流-扩散输运方程; 拉格朗日输运; 欧拉输运; 赤潮; 赤潮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在COHERENS基础上,建立了一个σ坐标下的三维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夏季环流数值模式,较好地模拟了夏季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环流系统(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和长江冲淡水)。在此斜压流场的基础上,进行了拉格朗日颗粒追踪和欧拉输运数值模拟来推测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高发区的可能赤潮源。提出台湾海峡、福建浙江近海和台湾东北海底存在赤潮的“种子”,它们很可能就是我国长江口赤潮高发区的赤潮源,这仍需现场的海洋调查去证实。数值模拟推测赤潮源是对流-扩散输运方法在海洋生态学领域中的一个新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具齿原甲藻的生态特征及赤潮成因浅析 [J].
王金辉 ;
黄秀清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65-1069
[2]   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区基本特征初探 [J].
周名江 ;
颜天 ;
邹景忠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31-1038
[3]  
黄海、东海夏季环流的数值模拟[J]. 朱建荣,丁平兴,朱首贤.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S1)
[4]   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 [J].
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4) :1-16
[5]   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 [J].
周名江 ;
朱明远 ;
张经 .
生命科学, 2001, (02) :54-59+53
[6]   渤、黄、东海夏季环流的数值模拟 [J].
李徽翡 ;
赵保仁 .
海洋科学, 2001, (01) :28-32
[7]   黄海和东海的环流数值模拟研究 [J].
乔方利 ;
渡边正孝 ;
袁业立 ;
万振文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998, (02) :244-254
[8]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现象 [J].
徐韧 ;
洪君超 ;
王桂兰 ;
沈竑 .
海洋通报, 1994, (05) :25-29
[9]   东海主要水道的流量估算 [J].
赵保仁 ;
方国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2) :169-178
[10]   长江冲淡水及其混合问题的初步探讨 [J].
毛汉礼 ;
甘子钧 ;
蓝淑芳 .
海洋与湖沼, 1963, (03) :18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