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铬含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徐加宽
王志强
杨连新
董桂春
吴越
黄建晔
王余龙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土壤铬含量; 生长发育; 产量;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5.04.016
中图分类号
S435.111.3 [非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号为材料,设置不同土壤铬含量(300、400、600、1 000 mg·kg-1),研究长期铬协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土壤铬含量的增加,水稻主茎总叶数变少、植株变矮、抽穗期延迟。在土壤铬处理中,对水稻主茎总叶数、株高和抽穗期有显著影响的土壤起始浓度分别为1 000、600和 300 mg·kg-1;②土壤铬处理的水稻产量低于对照,且随着土壤铬含量的提高,产量降幅显著增大(r=-0.998 ); ③土壤铬处理后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颖花数减少,其次是千粒重下降,而穗数和结实率无明显变化;④土壤铬处理后每穗颖花数减少主要是由于抽穗期单茎干物重下降所致,而单位干物重形成颖花的能力增加;⑤随着土壤铬含量的增加,水稻生物产量显著下降,经济系数无明显变化。生物产量下降主要与水稻生育前期物质生产能力明显降低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铬污染地区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J].
王威 ;
刘东华 ;
蒋悟生 ;
侯文强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3) :257-259
[2]   我国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止对策 [J].
仲维科 ;
樊耀波 ;
王敏健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270-272
[3]   铬对植物体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其在植物体中的积累规律 [J].
孙游云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1, (01) :45-46
[4]   硅营养缓解水稻幼苗Cd、Cr毒害的生理研究 [J].
周建华 ;
王永锐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01) :12-16
[5]   水稻大穗形成机理的研究——穗肥施用时期对每穗颖花分化、退化和现存数的影响 [J].
姚友礼 ;
王余龙 ;
蔡建中 ;
李昙云 ;
徐加宽 ;
卞悦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7, (04) :30-36
[6]   硅和铬(Ⅲ)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J].
张伟锋 ;
陈平 ;
刘胜洪 ;
覃广泉 ;
王鸿博 ;
王永锐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 (01) :29-35
[7]   土壤中铬的有效性与污染生态效应 [J].
陈英旭,朱祖祥,何增耀 .
生态学报, 1995, (01) :79-84
[8]   土壤中不同形态铬的转化机制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陈英旭,朱祖祥,何增耀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1-7
[9]   北京地区铬的土壤化学地理 [J].
夏增禄 .
地理学报, 1989, (04) :449-458
[10]  
污染及有益元素的土壤化学平衡[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何振立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