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

被引:36
作者
黄志刚 [1 ]
李锋瑞 [1 ]
曹云 [2 ]
王中建 [3 ]
欧阳志云 [2 ]
郑华 [2 ]
李锡泉 [4 ]
田育新 [4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与农业研究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5] 慈利县林业局
[6]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7] 不详
关键词
杜仲人工林; 土壤含水量; 土壤蓄水量; 垂直变化; 红壤丘陵区;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35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时域反射仪(TDR)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土壤蓄水量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时段内土壤水分呈低-高-低的单峰变化.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显著,且不同季节变化规律各异:根据土壤水分的季节消长和物候变化趋势可将土壤水分变化分为土壤水分积累期和消耗期;按降雨量的季节分配可将土壤水分变化分为干季和湿季两个时段.土壤蓄水量与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饱和水汽压差(VPD)、降雨量(R)显著相关(P<0.05),降雨量是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是大气温度.次降雨后土壤水分损失率与干旱天数呈显著的双曲函数关系(P<0.05),土壤蓄水量与雨后干旱天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在次降雨后的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损失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趋于缓和.
引用
收藏
页码:1937 / 19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南方红壤丘陵区油桐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 [J].
黄志刚 ;
曹云 ;
欧阳志云 ;
屠乃美 ;
郑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2) :241-246
[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杨弘 ;
裴铁璠 ;
关德新 ;
金昌杰 ;
王安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587-4591
[3]   苏打盐碱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水分蒸渗特征 [J].
李取生 .
干旱区地理, 2006, (01) :9-13
[4]   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 [J].
黄志宏 ;
周国逸 ;
MORRIS J. ;
褚国伟 ;
张宁南 ;
尹光彩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03) :197-204
[5]   湘西山地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J].
李锡泉 ;
田育新 ;
袁正科 ;
陈晓萍 ;
何友军 ;
孙圣团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2) :123-125+157
[6]   黄土丘陵小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 [J].
黄奕龙 ;
陈利顶 ;
傅伯杰 ;
黄志霖 ;
贵立德 ;
吴祥林 .
第四纪研究, 2003, (03) :334-342
[7]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J].
何其华 ;
何永华 ;
包维楷 .
山地学报, 2003, (02) :149-156
[8]   黄绵土坡耕地大豆的水肥产量效应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张兴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11-214
[9]   杜仲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代谢功能调节研究 [J].
胡金家 ;
王曼莹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 (04) :48-51
[10]   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J].
谢云 ;
刘宝元 ;
章文波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4)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