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
被引:36
作者:
黄志刚
[1
]
李锋瑞
[1
]
曹云
[2
]
王中建
[3
]
欧阳志云
[2
]
郑华
[2
]
李锡泉
[4
]
田育新
[4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与农业研究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5] 慈利县林业局
[6]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7]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杜仲人工林;
土壤含水量;
土壤蓄水量;
垂直变化;
红壤丘陵区;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35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时域反射仪(TDR)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土壤蓄水量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时段内土壤水分呈低-高-低的单峰变化.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显著,且不同季节变化规律各异:根据土壤水分的季节消长和物候变化趋势可将土壤水分变化分为土壤水分积累期和消耗期;按降雨量的季节分配可将土壤水分变化分为干季和湿季两个时段.土壤蓄水量与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饱和水汽压差(VPD)、降雨量(R)显著相关(P<0.05),降雨量是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是大气温度.次降雨后土壤水分损失率与干旱天数呈显著的双曲函数关系(P<0.05),土壤蓄水量与雨后干旱天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在次降雨后的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损失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趋于缓和.
引用
收藏
页码:1937 / 194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