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

被引:220
作者
季浏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2]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体育课程; 青少年; 身心健康; 整体教育; 情意教育; 经验教育; 体能教育; 运动教育;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15.09.011
中图分类号
G807 [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力图构建中国的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旨在通过这一课程模式的实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主要阐述了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目的和理念、理论基础、结构和内涵等,强调重视从学习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学习评价的运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围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来展开。特别强调通过体育教育教学解决中国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关键是,每一堂体育课给予学生持续运动的时间应占一堂课总时间的75%以上;不管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体能的练习都要保证学生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每一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保证在20 min左右,专门的体能练习时间10 min左右;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活动和比赛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J].
汪晓赞 ;
尹志华 ;
李有强 ;
于莹莹 ;
季浏 .
体育科学, 2014, 34 (11) :3-15+26
[2]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晓娟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6) :959-961
[3]  
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 辛自强,张梅.心理学报. 2009(01)
[4]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A]. 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 2010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 党建读物出版社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 2013
[6]  
体育课程模式[M]. 天津教育出版社 , 朱伟强, 2011
[7]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2010
[8]  
现代课程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钟启泉, 2003
[9]  
Pilgrims Progress: The Sport Education Crusade down Under[J] . Ken Alexander,Andrew Taggart,Jan Luckman.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