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油田长4+5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郑库
阮刚
杨星
雷雨
童静
赵宗群
机构
[1] 重庆科技学院
关键词
姬塬油田; 长4+5储层; 成岩作用;
D O I
10.19406/j.cnki.cqkjxyxbzkb.2012.01.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岩屑、岩心分析化验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姬塬油田长4+5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该区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岩屑质长石砂岩次之;储层岩石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根据姬塬油田延长组长4+5储层成岩作用参数及其定量评价标准,判别长4+5储层视压实率值范围为43%~64%,属于中等压实,视溶蚀率在40%~80%之间,属中-强溶蚀,视胶结率值均大于70%,均属于强胶结。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5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马家山—小涧子油田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杨仁超 ;
樊爱萍 ;
韩作振 ;
柳益群 .
中国地质, 2007, (02) :283-288
[3]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姬源地区三叠系长4+5砂岩成岩演化特征与优质储层分布 [J].
王琪 ;
禚喜准 ;
陈国俊 ;
史基安 ;
王多云 .
沉积学报, 2005, (03) :397-405
[4]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 [J].
邱隆伟 ;
姜在兴 ;
陈文学 ;
李晓红 ;
熊志东 .
沉积学报, 2002, (04) :62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