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国际法规制——以《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为视角

被引:18
作者
乔雄兵
连俊雅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转基因; 食品标识; 阈值;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4.01.025
中图分类号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随着对转基因法律控制的放宽,转基因食品标识作为对转基因食品立法管制的最后环节,其作用和价值愈加重要。依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而制定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第18条第2款第1项首次在国际法层面上专门对转基因食品标识进行了规制。嗣后,经过六次缔约方大会,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国际法制度逐渐完善。我国作为议定书的缔约方,应逐步完善本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法律规制,尤其是引入阈值、致敏性和独特代码等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析 [J].
张莉 ;
曾国真 .
河北法学, 2012, 30 (07) :139-142
[2]   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问题研究综述 [J].
刘旭霞 ;
欧阳邓亚 .
粮油食品科技, 2011, (03) :70-74
[3]   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国际贸易法律问题及对策 [J].
孟雨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1) :19-24
[4]   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核心法律概念解析 [J].
付文佚 ;
王长林 .
法学杂志, 2010, 31 (11) :113-115
[7]   妥协与合作:《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取得阶段性进展 [J].
张剑智 .
环境保护, 2006, (08) :75-78
[8]   欧美转基因食品法律管制制度比较研究 [J].
王迁 .
河北法学, 2005, (10) :114-121
[9]   试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法律体系的完善 [J].
刘志陟 ;
李慧 .
当代法学, 2003, (10) :94-96
[10]  
The transatlantic rift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policy[J] . Celina Ramjoué.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 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