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若干基础性难点问题辨析

被引:21
作者
于善旭
机构
[1] 天津体育学院办公室 天津
关键词
仲裁; 体育仲裁; 法律制度; 体育法; 立法;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6.11.002
中图分类号
G812.3 [体育制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是落实《体育法》的规定、扩大体育纠纷解决与权利救济渠道的重要工作。但因其存在着某些特殊性,在困扰着体育仲裁立法与制度设计的实际运行,需要对一些基础性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为此,分别就体育仲裁的可仲裁性、独立设置、民间性质、自愿原则、适用范围、仲裁法律依据、与仲裁体系关系、立法形式等问题,阐发一些个人思考的见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446 / 14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我国竞技体育仲裁机构设立办法研究 [J].
赵子龙 ;
何正兵 .
体育文化导刊, 2006, (04) :17-20
[2]   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研究 [J].
于善旭 ;
张剑 ;
陈岩 ;
宋国绪 ;
李雁军 ;
李实 .
体育科学, 2005, (02) :4-11
[3]   体育仲裁与我国仲裁法律制度体系 [J].
于善旭 .
法学, 2004, (11) :3-6
[4]   论体育仲裁协议的强制性特征 [J].
汤卫东 ;
沈建华 .
法学, 2004, (11) :7-10
[5]   国际体育仲裁制度评介 [J].
苏明忠 .
中外法学, 1996, (06) :36-4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释义[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行政法室等编, 1996
[7]  
中国仲裁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谭兵主编, 1995
[8]  
中国劳动法实务[M]. 今日中国出版社 , 王益英, 1994
[9]  
奥林匹克宪章[M]. 奥林匹克出版社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