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的结构鉴定和钝化反应

被引:5
作者
董金皋
李正平
赵光耀
阎淑娟
李树正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植病系!保定
[2] 南开大学元素所!天津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大斑病; HT-毒素; 结构鉴定; 钝化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玉米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在改良Fries培养液中培养可以产生HT-毒素。 TLC分析表明: 1号小种毒素至少有2种毒性成分,2号小种毒素至少有3种毒性成分。通过GC-MS、HRMS、NMR分析表明组分1的分子式为C6H6O3,分子量126.0328,其化学结构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组分Ⅱ分子量为124,初步推测为2,5-二甲醛呋喃。毒素钝化试验表明,代森锰锌、Na2MoO4、NaNO3、ZnSO4、KMnO4、KI及4种糖类可钝化毒素使其毒性降低;而CuSO4、NaCI、KCr2O5、H2O2则可使毒素毒性增强。毒素处理玉米叶片后,细胞膜透性、细胞的CAT、Vc氧化酶、SOD、POD、PAL、PPO活性都发生了一定规律变化,而毒素中加入H2O2和代森锰锌可抑制或加强这种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的结构鉴定和钝化反应 [J].
董金皋 ;
李正平 ;
赵光耀 ;
阎淑娟 ;
李树正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88-93
[2]   芸苔链格孢菌毒素对白菜细胞膜透性、SOD酶和POD酶活性的影响 [J].
董金皋 ;
樊慕贞 ;
韩建民 ;
刘书华 ;
曹丽慧 .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02) :138-141
[3]   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结构的确定及几种类似物的毒性比较 [J].
董金皋 ;
李正平 ;
薛峰 ;
李贵深 .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03) :66-70
[4]   1991年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病害发生危害情况 [J].
晋齐鸣 ;
任金平 ;
张秀文 ;
庞志超 .
吉林农业科学, 1992, (02) :40-42
[5]   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Ⅱ [J].
吴安国 ;
矣莉芸 .
云南农业科技, 1989, (03) :18-21
[6]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J].
吴纪昌 ;
陈刚 ;
邹桂珍 ;
张铁一 ;
刘春坛 ;
许亚贤 .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02)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