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被引:4
作者
张洁 [1 ]
李同昇 [2 ]
王武科 [2 ]
机构
[1]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仿真模拟; 渭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941.3 [系统动力学];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71101 ; 040203 ;
摘要
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178 / 11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SD模型的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优化 [J].
王武科 ;
李同升 ;
徐冬平 ;
张洁 .
资源科学, 2008, (07) :983-989
[2]   基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动力学模型 [J].
喻小军 ;
江涛 ;
王先甲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04) :45-48
[3]   流域水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优化研究 [J].
秦丽云 .
节水灌溉, 2007, (03) :44-46+49
[4]   内陆河流域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仿真模型及应用 [J].
鲍超 ;
方创琳 .
中国沙漠, 2006, (06) :1033-1040
[5]   基于SD模型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 [J].
李同升 ;
徐冬平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51-5556
[6]   水资源约束下河西走廊的城市竞争能力与扩张幅度研究 [J].
方创琳 ;
步伟娜 .
地理科学, 2004, (05) :513-521
[7]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 [J].
方创琳 ;
鲍超 .
地理学报, 2004, (05) :781-790
[8]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案及用水效益 [J].
方创琳 ;
步伟娜 ;
鲍超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01-1709
[9]   水空间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J].
邓伟 ;
翟金良 ;
闫敏华 .
地理科学, 2003, (04) :385-390
[10]   论流域开发管理中的区域利益协调 [J].
陈湘满 .
经济地理, 2002, (05) :525-529